威斯尼斯人2015年10月面试人员公示2
七、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隆昌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高级工程师 | 任职时间 | 2012年12月 | 出生年月 | 1984年7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李盛涛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1.研究了功能材料的介电特性,特别是压敏陶瓷的电子输运和电子松弛过程,及其对压敏陶瓷宏观电特性的影响:提出分离压敏陶瓷小电流区的电子输运过程中热发射和Fowler-Nordheim隧道效应的方法,分析压敏陶瓷中的电子输运过程;指出耗尽层边缘深陷阱,在交流小信号作用下的电子发射和俘获过程,为Debye型松弛,并提出了分析松弛特征参数进而表征压敏陶瓷本征缺陷的方法;指出压敏陶瓷低频介电特性由直流电导以及Fermi能级附近跳跃电导等载流子松弛主导,提出了有效控制压敏陶瓷介电损耗的方法。 2.研究了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绝缘老化状态诊断及抗老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压器油纸绝缘介电响应测试技术的主绝缘老化评估方法,可实现变压器主绝缘老化状态现场评价;研究了变压器老化机理,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老化配电变压,成功挂网运行。 3.研究了基于有线信号环的变电站局部放电监测及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环形信号线双向传输局部放电信号,实现对变电站多个设备进行局部放电的监测和初步定位,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得实践应用检验。 以上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7篇;获得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授权发明专利1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篇;A+ 3 篇;A 5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学士 | 2001.9-2005.7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李盛涛 | 全日制 |
博士 | 2005.9-2010.12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 | 李盛涛 | 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0.12至今 | 主任助理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Electronic relaxation of deep bulk trap and interface state in ZnO ceramics | Chinese Physics B | 20(2)2011 | Yang Yan , Li Sheng-Tao, Ding Can, Cheng Peng-Fei | Yang Yan | SCI收录 | A+ | 1.603 | 1 |
2 | Effect of Tunneling Current on Schottky Barrier Height in ZnO Varistors at Low Temperature |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26(07),2009 | LI Sheng-Tao,YANG Yan, ZHANG Le, etc. | LI Sheng-Tao | SCI收录 | A | 0.947 | 2 |
3 | CaCu3Ti4O12陶瓷的微观结构及直流导电特性 | 物理学报 | 58(09),2009 | 杨雁,李盛涛 | 杨雁 | SCI收录 | A+ | 0.813 | 7 |
4 | ZnO压敏陶瓷电导研究的新方法 | 物理学报 | 58(04),2009 | 李盛涛,杨雁,张乐,成鹏飞 | 李盛涛 | SCI收录 | A+ | 0.813 | 5 |
5 | 共沉淀法制备CaCu3Ti4O12陶瓷 | 无机材料学报 | 2010(08) | 杨雁,李盛涛 | 杨雁 | SCI收录 | A | 0.565 | 12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0-2012 | CCTO陶瓷直流电导的调控和击穿强度的提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2万元 | 主研(2) |
2011-2012 | 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绝缘老化状态诊断及抗老化技术研究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项目 | 220万元 | 负责人(1) |
2012 | 提升绝缘油性能以提高配电变压器运行寿命的应用研究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项目 | 70万元 | 负责人(1) |
2013-2014 | 基于有线信号环的变电站局部放电监测及定位技术研究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项目 | 110万元 | 负责人(1) |
2014-2016 | 自取能无线温度传感芯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电网公司项目 | 50万元 | 负责人(1) |
2007 | ZnO压敏陶瓷热激发电流机理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8万元 | 参与(5) |
2006-2009 | 工程电介质材料应用基础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200万元 | 参与(6)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抗老化混合绝缘油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 杨雁,杨丽君,李萧等 | 2014年4月23日 | 中国 | ZL201310012457.X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4年 | 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绝缘老化状态诊断及抗老化技术研究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 第一 |
八、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广安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86.07.16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Jan Sykulski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助教(在南安普顿负责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实验课教学) | 从事专业 | 电气工程专业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博士阶段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建立了克里金算法与自适应算法相融合的混合优化模型,使其与针对多物理场(包括电场、磁场、 温度场等)的有限元模拟软件相结合,该优化模型可提供待设计产品的性能函数寻优,有效减少了数值模拟软件的分析次数从而显著缩短了设计周期。以下为主要创新点: 1. 首次提出了将克理金模型与自适应算法相融合的新型混合优化模型,为了增强优化模型对设计空间的探索能力,能够有效逼近性能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使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得到了有效平衡。 2. 首次将奖励法则被引入克里金混合优化模型,实现了寻优过程中在保持较高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兼顾提供准确的性能函数形态预测。 3. 为了评估设计中所含变量在制造精度等条件的限制下存在的不确定度对待设计产品本身鲁棒性的影响,对三种现有鲁棒性评估方法分别进行了改进,使它们能对优化模型所产生的近似函数进行鲁棒性评估,从而得到各设计变量的灵敏度以便设计者参考。 4. 首次在克里金混合优化模型的优化迭代过程中增加了拆分、筛选数据的环节,能够将优化模型所产生的数据始终保持在内存可容纳范围。 该优化模型应用非常灵活,在军工产品研发、民用电气产品研发、设备运行风险评估等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适用价值,可在保证研发精度的情况下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0篇),其中SCI收录8篇(其中7篇已见刊,1篇已通过评审待见刊)、EI收录2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17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2009年度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2012年度再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2009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学士论文,2012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所发表SCI中7篇为第一作者,1篇为第二作者。上述论文的通信作者为博士导师Jan Sykulski。 所发表SCI包含:A+ 3 篇(其中1篇待以通过评审待见刊);A 5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09-2009.07 | 成都理工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黄洪全 | |
硕士 | 2009.09-2010.09 (2012年7月通过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及答辩,最终获得硕士学位) | 成都理工大学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康东 | 推荐保送 |
博士 | 2010-09-2014.07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 电气及电子工程 | Jan Sykulski,Mihai Rotaru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1.02-2012.12 | 实验课指导教师(本科)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
2011.09-2012.07 | 助教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Adaptive Weighted Expected Improvement With Rewards Approach in Kriging Assisted Electromagnetic Design |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 IDS:146FV | 1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SCI ISSN: 0018-9464 | SCI(3区) A+ | 1.386 | 10 |
2 | Six sigma quality approach to robust optimiza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 IDS:CG9HR | 1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SCI ISSN: 0018-9464 | SCI(3区) A+ | 1.386 | 0 |
3 | Correlation matrices in kriging assisted optimis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 IET Science, 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 | IDS:CE2FJ | 1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SCI ISSN: 1751-8822 | SCI(4区) A | 0.954 | 0 |
4 | Robust design optimis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exploiting gradient indices and Kriging | IET Science, 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 | IDS:CL6LY | 1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SCI ISSN:1751-8822 | SCI(4区) A | 0.954 | 0 |
5 | Considerations of uncertainty in robust optimis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 IDS:AQ1SN | 1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SCI ISSN:1383-5416 | SCI(4区) A | 0.815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06.01-2014.10.01 | 对PixelX医用便携式平板X-射线放射源进行局部放电风险评估 | 由英国Adaptix生命科学公司 | 3.5万英镑 (约合人民币35万) | 2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09 |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 一等 | 1 |
2009 |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学士论文 | 一等 | 1 |
2012 |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 一等 | 1 |
2012 |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 一等 | 1 |
九、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成都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工程师 | 任职时间 | 2014.2 | 出生年月 | 1982.11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威斯尼斯人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彭代渊; Husheng Li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IEICE会员;国内/国际重要期刊与会议:IEEE Commun. Letter, IET Network, IET Communication, 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 IEEE WCNC 2011, IEEE GlobeCom 2012,电子学报(中/英文),通信学报等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作为主研人参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技术创新基金1项;总装国防预研基金项目1项。 ¨ 2013.9~现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负责数据链的波形设计,研究通信抗干扰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认知无线电及其多项型号项目的原理样机研制与实现。 · 成果1:提出多域(空/时/频)联合干扰抑制方案。研究基于智能天线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相结合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天线自适应抗干扰算法研究,基于认知的抗干扰研究,抗干扰通信系统设计以及原理样机DSP和FPGA硬件实现等。 · 成果2: 完成XXX链端机的多用户收发模拟器研制,配合使用波形发生器和频谱仪等设备,提高了端机的研发和调试效率。完成端机的信息粗/细同步算法设计与仿真验证,端机的频偏估计算法与验证;另外,设计长周期的无碰撞跳频序列,对已有跳频电台性能有较大提升。该跳频序列设计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相关项目中。相关成果正申请发明专利2项。 ¨ 2010.9~2012.8 美国留学期间,主要研究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的融合,网络控制系统 · 成果1:智能电网的无线通信架构设计 研究智能电网中信息无线传输方案;首次提出基于跳频的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从通信需求(多级QoS和通信安全)、跳频序列设计、通信系统架构设计、通信性能等方面系统地阐述基于跳频技术的智能电网通信网络。 · 成果2:GPS信号欺骗攻击与检测算法设计 智能电网中错误检测的定时与定位的依靠民用的GPS技术实现。对民用GPS信号受欺骗攻击方式进行分析,提出采用CUSUM快速检测算法检测GPS的欺骗攻击,该检测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欺骗攻击的方案。 · 成果3:自适应调制的网络控制通信系统研究 研究无线通信与控制系统融合等问题。在给定网络控制系统状态和参数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使得网络控制系统误码率和数据吞吐量达到最优。对自适应调制的网络系统进行数学建模。 ¨ 2007.9~2010.8 在国内博士阶段,主要研究新型跳频序列及其跳频系统研究 · 成果1:研究消除跳频多址接入系统中多用户干扰的方法。分析广义正交跳频序列(NHZ)特性以及基于该序列的多用户干扰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得到FSK/FHMA- NHZ系统误码性能,首次建立NHZ跳频序列特性与跳频系统误码率的理论关系。 · 成果2: 设计出下一代高速传输要求的新型通信系统——基于多载波OFDM的跳频多址通信系统(OFDM-FHMA)。设计OFDM的抗多径干扰的分集发送,合并接收方法。研究OFDM-FHMA通信系统的理论误码率性能,研究相位误差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9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6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11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正受理发明专利1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0 篇;A+ 1 篇;A 3 篇;B+ 1 篇;B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1.9~2005.7 | 威斯尼斯人 | 通信工程 | 无 | 全日制 |
硕士 | 2005.9~2007.3 | 威斯尼斯人(硕博连读,硕士阶段)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郝莉 | 全日制 |
博士 | 2007.4~2012.12 | 威斯尼斯人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彭代渊 | 全日制 |
联合博士培养 | 2010.9~2012.3 |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Hushing Li | Visiting Student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3.7~现在 | 工程师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 |
2011.9~2012.3 | 研究助理 |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Frequency-hopping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multi-level QoS’s in smart grid: cod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 IEEE Trans. Smart Grid | 2012,Vol.3, No.4 | 1 | 威斯尼斯人 | SCI期刊, 1949-3053 | 学术期刊分级A+; SCI一区 | 4.252 | |
2 | Performance of a novel MFSK/FHMA system employing no-hit zone sequence set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 IEICE Trans. Commun. | 2011, E92-B, No2 | 1 | 威斯尼斯人 | SCI期刊, 0916-8516 | 学术期刊分级B+; SCI三区 | 0.273 | |
3 | Frequency hopping based wireless metering in smart grid: cod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 IEEE GlobeCom | 2011 | 1 | 威斯尼斯人 | EI级别会议 | 学术期刊分级A | ||
4 | 相位调制的多用户OFDM-FH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 电子学报 | 2010 | 1 | 威斯尼斯人 | EI期刊 | 学术期刊分级A | ||
5 | GPS spoofing attack o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and detection scheme design | IEEE MilCom | 2012 | 1 |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EI级别会议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12~现在 | 电科十所所级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新型数字干扰抑制技术 | 所级基金 | 130万 | 项目负责人 |
2015.3~现在 | 总装备部国防预研项目 | 部级基金 | 30万 | 第一主研人 |
2010.9~2012.3 |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主研人 | |
2007.9~2010.8 |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跳频多址接入系统的多址干扰(MAI)消除方 法与广义正交跳频序列的应用 | 国家级 | 主研人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1.9~2012.4 | 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科研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0.9~2011.8 |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博士联合培养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09 | IEEE/ACIS ICIS 2009,Best paper award | 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 1 |
2007 | 威斯尼斯人研究生综合奖学金 | 二等 | 1 |
2004 | 威斯尼斯人三好员工 | 校级 | 1 |
十、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绵阳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86.8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罗萍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微电子学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1.数字单周期PFC的设计 特色:深入研究主动功率因数补偿,在数字控制应用背景下,设计主动式数字控制功率因数校正器。原型控制器利用友晶FPGA开发板实现,该控制器可使220V交流市电输入在500W负载下达到99.9%的功率因数,THD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业内知名SCI期刊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和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上。 主要负责工作:项目涉及工作除电路板焊接外全部独立完成。 2.空气检测仪控制系统设计 完成空气检测仪器的整个设计流程。利用ARM7芯片为核心完成了空气检测仪器控制器的嵌入式开发。控制器可完成气体流量读取,控制;电动机的控制;气体质量浓度计算和人机交互界面等功能。 主要负责工作:项目涉及工作全部独立完成。 3.LED恒流驱动芯片 特色:采用恒定导通时间控制模式,无需频率补偿模块。输入:6-60V,最大输出电流达1.5A。输出电流为700mA时,纹波电流为100mA,效率达到97.8%。芯片采用0.25μm BCD工艺实现。 主要负责工作:芯片设计方案研究与确定,前端模拟集成电路仿真,版图设计,测试电路板设计。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9-2009.6 | 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技术 | 全职 | |
硕士 | 2009.9-2011.6 | 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张波 | 全职 |
博士 | 2011.6-2015.12 | 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罗萍 | 全职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An FPGA-based fully digital controller for Boost PFC converter |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
2 | A predictive digital controlled algorithm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
3 | A new PWM approach for digital 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troller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
4 | A Predictive Digital Controlled Algorithm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 ICCCAS2013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
5 | 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Rectifier | EDSSC2014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可频率切换调制的全数字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201510483404.5 | |||
发明专利 | 基于三角波脉冲调制的全数字单周期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201510483322.0 | |||
发明专利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十一、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陕西西安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Research/Teaching Assistant | 任职时间 | 2009.8-2015.12 | 出生年月 | 1986年1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Texas, USA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Dr. Wei-Jen Lee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1. Research Associate of IEEE/NFPA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n Arc Flash Phenomena 2. President of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 Society (UT Arlington Branch) 3. Member of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 Society(IAS) 4. Member of Department of IEEE Industrial & Commercial Power System on IAS 5. Member of 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PES) 6. Student Member of IEEE | 从事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持(研)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美国能源部项目2项,主持(研)IEEE标准研究项目1项,参与研究美国能源部与IEEE标准项目2项。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智能电网研究,电弧及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新能源技术与设备,储能设备及系统,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参与多项美国能源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发。丰富的大电网运行,设计及市场经验,参与设计调试北美主要ISO输电网络交易模型。 自2010年,作为唯一的员工研究助理参与IEEE 1584新标准制定。主持IEEE1584电弧实验及电弧电流和能量模型的设计,并负责撰写新标准核心部分内容。设计了基于高压高电流严酷环境下全套电弧数据采集系统。电弧模型算法已通过专利审核。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5篇),其中SCI收录7篇(第一或通讯作者7篇)、EI收录8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授权美国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编纂IEEE标准1部。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3.9-2007.7 | 长安大学 | 自动化 | 统招 | |
硕士 | |||||
博士 | 2009.8-2015.12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Power & Energy Systems | Dr. Wei-Jen Lee | 硕博连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9.8-2015.1 | Research Associate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2015.1-2015.6 | Transmission Analyst | Trailstone Power LLC.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Grounding and Isolation of Sensitive Measurement Equipment for Arc Flash Testing at High Power Lab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99 | 1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0093-9994 | SCI | 2.046 | 0 |
2 | Arc Flash Light Intensity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5 |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0093-9994 | 2.046 | 0 | |
3 | Evaluation of the Switching Surges Generated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of Legacy and Smart Electric Metering Equipment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3 | 1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0093-9994 | 2.046 | 0 | |
4 | A Review of Commonly Used DC Arc Model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2 |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0093-9994 | 2.046 | 0 | |
5 | Electrical Safety, Electrical Hazards & the 2015 NFPA 70E, Time to Update Annex K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4 |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0093-9994 | 2.046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09-2015 | IEEE/NFPA Arc Flas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 IEEE/NFPA | 370万美元 | 3 |
2010-2013 | The Development of a Smart MicroGrid Testbed |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50万美元 | 4 |
2010-2014 | UT Arlington REU Site on Hazard Mitigation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 43.6万美元 | 2 |
2011-2012 | Evaluation of Switching Surges Associated With Smart Meters | CoServ Services | 3.6万美元 | 3 |
2011-2012 | Regenerative Hydrogen-Bromine Fuel Cell System for Energy Storage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 15.9万美元 | 5 |
2012-2013 | Development of PC and Mac companion CD product for Arc Flash awareness, education and reference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 8.08万美元 | 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技术类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rc Flash Hazard Assessment | Zhenyuan Zhang, Wei-Jen Lee, Tammy Gammon | 2015.2 | 美国 | P237826.US.01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5.5 | IEEE I&CPS of IAS 2014 Committee Prize Paper Award | IEEE IAS协会年度最佳论文 | 1 |
2013.1 | Myron Zucker Electrical Safety Prevention through Design Stud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itiative | IEEE ESW协会年度最佳员工奖励 | 1 |